情聚一心 技高一筹 独树一帜--杨亦鸣老师

发布者:赵玉璋发布时间:2019-11-12浏览次数:1929

2006年,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颁给了杨亦鸣,以表彰他在神经语言学方面开拓的成就,这是继前三届颁给王力、季羡林、俞敏等80岁以上的大师之后,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最高奖首次颁给50岁以下的著名学者。

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亦鸣开创的“透视分离法”被誉为“近代音研究的一项新方法”。然而,他的科研道路并未沿着传统语言学的方向继续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杨亦鸣开始注意到国际语言学研究的转向。自此,杨亦鸣和他的创新团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这趟漫长的科研征程中。

一个学院派的标杆

今年62岁的杨亦鸣教授,仍然坚持在本科生的课堂上讲授《语言学概论》。在这群大一新生眼中,他永远穿着一身熨帖的白衬衫、西装裤,一丝不苟,就像他对待学术的态度。

顶着一头蓬松白发走在校园里的杨亦鸣甚是惹眼,除非走近细看,否则你不能瞧见隐匿其中的几绺黑发丝。如果你对杨亦鸣的工作强度稍加了解,恐怕就不会对他那一头花白头发感到惊奇了。

据杨亦鸣的徒弟张强回忆,杨亦鸣为了“熬”一篇论文,曾经三天三夜在办公室“闭关”研究。每当需要资料时,办公室的门缝里就会递出一张小纸条,心领神会的徒弟们便将相应的文献送进这间屋子。当第四天大门敞开时,桌上只有他啃了几口的烧饼,而另外准备的盒饭仍摞在原处,一口未动。对于这样近乎禅修的工作状态杨亦鸣习以为常。“拼命不是说说的,是真的有可能拿命来拼的,”杨亦鸣再次解释,“如果这个活重要,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做完,因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如果不能抢这几天时间,就有可能会落后几年,所以特殊情况下是要拼命的。”

正是因为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杨亦鸣对于学科发展有着深切的责任感:“我们会踏踏实实做好学术,目标肯定是争取做到中国最好的,为中国在世界上争取自己独有的学术地位。”为此,他十分注意培养团队里的年轻人。他认为“青年人做科研没有劣势,只有优势,只要做就会有优势,不做才是劣势。”

平日里,杨亦鸣与这些年轻人是朋友,一起打球、一起唱歌,“愉快地工作,体面地生活”。但一旦有任务时关系就如同战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战斗失败就会有“生命危险”。杨亦鸣坦承:为了胜利他有时会“不近人情”。“活着干,死了算”——团队一直把徐州拥军模范的口号当作座右铭。

神经语言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存在太多未开发的领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需要做大量探索性的工作。而杨亦鸣自己就是一个标杆,尽管他总是说:“我算不上有远见,我相信青年人会看得更远。”

杨亦鸣的感染力不是来自空洞的演说,而是来自他的科学思想、他的行动、他的激情。团队里 的白建娥博士对此感触深刻:“他在科学上的进取心和事业心让人感受到一种感召力。杨老师对年轻老师的科研工作非常支持,哪怕有些老师没有科研经费,如果有好的科学想法,他也会支持你去做。杨老师在科研上对年轻老师还非常包容,他不会催促你一定要交出多少科研成果,相反,他特别鼓励年轻教师深入探索一个科研领域,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旧理论上蔓新枝

江苏师范大学的语言学学科团队是我国神经语言学的开拓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即将语言学理论知识与神经科学等相结合,设立神经语言学研究方向,招收和培养国内首批神经语言学博士和硕士人才。目前学科研究涉及阅读障碍,神经词汇学,神经句法学,神经语音学,手语、口吃以及失语症等语言障碍的神经机制等,取得了高水平研究成果。

2008年,江苏师范大学在原语言研究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力量基础上,成立了我国唯一独立建制的语言科学学院,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郝平为学院揭牌,并指出“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的成立是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学院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交叉综合的研究取向,形成了以语言本体基础性研究为主、兼顾研究成果应用推广的交叉综合的研究特色。

学术思想的碰撞可以打开个人的思想局限性,激发更多更好的科学想法。团队通过与国际一流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几乎都有出国进修或交流的经历。无论是通过到国际一流大学进修还是开展国际合作,都能开拓学术视野,学习到更多的国际一流的实验方法,从而提高学术能力。

神经语言学与任何科学一样,创新都是需要不断探索。

20101月,学院发出一封寄往荷兰的论文,4个月之后,这篇修改了五年之久的论文被国际脑科学顶级期刊Brain《脑》刊登——《中英人群发展性阅读障碍:从不同的语言中分离出阅读障碍效应》,Brain编辑部以“文章写作和构思出众,是本领域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作者应该为此成果而感到自豪”来评价这篇仅被改动两处标点符号的处女作。这是国内第一篇发表在Brain杂志上的语言学研究论文,论文发表后,2年内已被SCI期刊应用40多次。

文章的第一作者——该团队1979年出生的博士生胡伟,那年才31岁。

在这篇处女作的背后,是长达两年的前期基础测查工作,是与国外专家往来一万多封的英文邮件,胡伟甚至为此延迟了一年硕士毕业论文答辩。

出人意料的是,这篇论文的指导老师杨亦鸣拒绝了第一作者的署名,在他看来,年轻人“早日挑大担”比什么都迫切:“青年人做科研没有劣势,只有优势,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年轻时做起的,青年人应该知道这一点,只要做就会有优势,不做才是劣势。”

而勇于创新正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

小团队有大力量

杨亦鸣教授的专著《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十一五”之后,神经语言学研究小组又被遴选为江苏省第一批科技创新团队。

谁能想到做出如此巨大的科研成果的团队竟只有20余人?杨亦鸣的女弟子、副教授张珊珊总是强调“做每一件事穷尽心力”——科学研究只有做到这一步才算得上真正的科研。

神经语言学夹杂语言学、认知科学、脑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等相关前沿交叉科学,面对如此庞杂的学科体系,科研时遇到的难题往往无从借鉴。这非常考验个人及团队的创新能力。在学科草创之初,团队里的年轻人大多是文科背景,当时经费也十分紧张,没有做实验需要的磁共振设备。他们跑遍徐州大小医院,终于在一家医院找到了合适的设备。但是他们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自学物理知识,动手做反应按键盒,在线路上包裹防磁材料,制作可以放入磁共振的反光镜、毛玻璃镜框,说服被试者参加实验。他们就是靠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收获了大量宝贵的基础数据,使后续研究得以前进。

如今,中心的硬件设施已不可同日而语。单体价值200万元Neuroscan 256导脑电系统和2000万元的GE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实验室已跻身世界前列,不少邻近学校和相关科研单位也被吸引而来,观摩学习。与此同时,团队里的年轻教师的学术背景也日渐丰富: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学,计算语言学,影像学等等。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封世文强调:“神经语言学不是一个人的事,只能是一个团队的合作”。

在这里,每个人的实验计划都会先拿到团队会议上讨论一番,而受邀前来参加讨论的对象不仅仅是神经语言学背景的教师。刘俊飞十分享受这样的思想交锋:“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对于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的人来说,看到的东西往往是不一样的,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被打开了。”

杨亦鸣也很注重培养团队里每个年轻人“同时处理多件事”的能力,争取让年轻人早日挑大梁。为此,中心实行了项目经理制,即把项目交由年轻教师统筹,中心其他人亦由他负责调动。2007年,年仅28岁的刘涛独立负责第三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这是他第一次承担如此重大的项目,会务组、通联组、邀请专家,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筹办之初,师傅杨亦鸣一条一条地告诉他注意事项,只要他有需要,师兄和师姐都会立即提供协助。

刘俊飞主导的手语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正式开始时,他需要每天都要将聋人被试者接到学校,第二天再把他们送回家。这时,张强主动把爱车借出,两位师弟也主动担当起司机的角色。一次实验程序出了问题,封世文马上帮忙检查,甚至饭也不吃就陪同他去医院帮助操作实验。

问及对事业可曾感到迷茫,生于1985年、团队中最年轻的小师弟于亮表示:“没有时间消沉,因为保持着一种工作惯性。”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务实的团队文化:公事大于天,对己不自私,对人不小气。

2014年,神经语言学研究团队承担了由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主办的,以“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语言大会的主要筹备和策划工作。同年6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多言多语’促进沟通”为题报道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合作召开的世界语言大会。杨亦鸣带领的科研团队及其研究成果在大会中展露风采。

长路漫漫,上下求索,杨亦鸣和他的创新团队以学院为家,以公事为天,以科研为信仰,以创新为灵魂,埋头苦干,孜孜以求。在新的起点上登高远望,扬帆起航。


(图文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