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陈延斌老师事迹

发布者:赵玉璋发布时间:2019-11-12浏览次数:2180

陈延斌教授为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从教43年来,一直耕耘在教坛一线,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坚持立德树人,成绩斐然

他忠诚教育,矢志耕耘。始终以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追求,从小学、中学,一直教到大学。大学毕业时他被分配在机关工作,不久就坚决要求调到学校教书。自1984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他讲授的思政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伦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10余门。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课程,他都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每年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因教学成绩突出,他教学考评连年优秀,被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他以德施教,严谨治学。始终坚持既教书、又育人,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在教学上勇于探索: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讨论课;为了拓宽学生视野,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为了提升学生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将选题拿到课堂上交流研讨。他带的研究生提前毕业并考取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论文获得省级奖励;指导的青年教师10余人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被评为“师德建设先进个人”。

关爱学生,热心公益。来自云南的一研究生家庭困难,他拿出钱来资助该生购买电脑;有一女研究生因失恋寻短见,他反复做工作,终于挽救了这位同学。近年来,他先后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作报告200多场次,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家文化,被中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选为“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

二、领衔学科建设,成效突出

他带头成功申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位点,实现了所在学院学位点零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又共同建成两个一级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获得“优秀”等级,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44位的好成绩。作为带头人成功申报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华家文化研究院”,为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致力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他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家训家风文化、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的专著、教材30余部。主编的《哲学教程》、《新伦理学》等教材在全国发行。成果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中央文明办奖、江苏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三次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优秀成果奖等数十项。两次被评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人员。

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等3项;省部级项目等10多项。在课题研究上他注重走出书斋,服务社会,领导课题组加强家校德育合作研究,探索的“道德养成训练法”获得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奖励,徐州市、江苏省文明办在中小学、幼儿园推广,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中国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坛”上,被与会专家评价为“为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探索了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指导沛县县委开展的价值观大众化实验研究成果,被省委书记批示推广,《光明日报》头版介绍该县经验。撰写的《多措并举加强家庭建设》,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纳发表,《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建议》被教育部社科司采纳上报中办并获得奖励。参与筹备中宣部、全国妇联在徐州召开的“最美家庭讲好家训经验交流会”,提交的《关于江苏省家庭家风建设的建议》获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批示。受王燕文代表委托起草的关于家庭立法等建议在全国人大会上获得较大反响,《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报》还发表了《“学术研究应该走进火热的生活”——记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陈延斌》长篇报道,介绍其科研事迹。《江苏教育报》(20165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122日)等也发表了长篇报道和专访介绍其科研工作。